徽城镇:“四化”机制助推和美乡村法治教育成效
歙县徽城镇以“法治教育”全覆盖为抓手,积极探索项目建设示范化、普法主体精准化、宣传方式多样化、普法成果实效化“四化”机制,助推和美乡村建设中法治教育成效。
项目建设示范化。积极争取美丽乡村、乡村振兴、文旅项目,整合资金在渔梁、丰乐、新洲、问政、南屏等村(社区)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20余处,利用警言牌、漫画墙、家风家训栏目等形式,组织创作具有徽州地域特色、通俗易懂、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。依托全国文明县城创建、美丽乡村建设等契机,打造法治示范村9个,建设法治宣传主题公园1处、法治文化广场2个,以点带面抓好示范点建设。
普法主体精准化。指导科学合理确定普法主体范围,普法主体一般由镇党政班子成员、联村干部、村干部、派出所(警务室)、镇属相关部门组成,根据不同的普法方式,吸纳离退休干部、老村干、老党员、致富带头人、乡贤和群众参与。针对专业性较强或较为复杂的普法活动,适时邀请司法专家、县级以上农业、自然资源等部门权威人士到场指导。
宣传方式多样化。利用“驻村夜访”“幸福来敲门”等活动就群众关心的法治问题入户答疑,同时利用节庆、民俗活动等时间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。通过现场播放火灾警示教育片、交通事故展示、以案说法、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,吸引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法治教育活动中。通过“徽城印记”微信公众号专栏推送法治宣传教育内容,利用社区(村民)微信群推送给群众,第一时间预警、提醒,有效提高了普法的时效性和实用性。
普法成果实效化。党委政府充分指导并参与,各村(社区)结合农业科技、乡村振兴、安全生产以及惠民政策、社会治理难题等工作重点,通过开展法治教育普及“点单式”服务,大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,增强守法律己的行动自觉,为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。2023年累计开展“法律明白人”暨人民调解员培训12场次,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次,法治教育“八进”活动17场次,入户走访宣传活动600余次,普法活动惠及23个村(社区),受教育人数达13余万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