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市歙县:推深做实“党建+基层微网格” 深入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
今年来,黄山市歙县深入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,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推深做实“党建+基层微网格”工作,打造具有歙县特色的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。
合理划分基层网格,确保微网格覆盖全域。坚持顶格推进。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制定全县“党建+基层微网格”农村、城区、园区三个领域工作方案,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,推动党支部(党小组)建在网格上,着力构建全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“一张网”。县委成立“党建+基层微网格”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此项工作统筹谋划、组织实施、指挥调度。在农村,着力构建“乡镇—村—村民小组(自然村)”的三级网格治理架构,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,结合“住地就近、地域相连、户数相均、全面覆盖”要求,摸排设置1979个微网格,覆盖全县28个乡镇、182个村、2152个村民小组。在社区,着力构建“县级—镇级—社区—小区(网格)—微网格长(专职网格员)—楼栋(街巷)长”的五级网格治理架构,以县城10个社区为基本单位,合理划分77个微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1名微网格长,每30—50户为1个基层治理“最小单元”,每个“最小单元”配备1名楼栋长。在园区,着力构建“总网格长—网格长—网格员—企业联络员”的四级网格治理架构,将园区划分成6大网格、46个小网格、全覆盖辖区355个企业。同时,积极整合雪亮工程、综治e治理、数字城管、智慧社区等系统信息资源和视频监控资源,扩大“线上网格”覆盖面。
选优配强网格力量,确保网内事情有人干。在农村,按“乡镇管理员—村网格指导员—组网格员”配备网格工作力量,乡镇管理员一般由综治中心主任和联村干部等担任,村网格指导员由村综治专干担任,组网格员一般由村民小组长或骨干党员担任,每个微网格员联系40户以上。目前,全县28个乡镇182个摸排落实村网格指导员366名、组网格员1979名 。在社区,按照“三步到户”要求,整合公安、物业、各社区结对共建单位等资源,在每个社区配备“社区网格指导员—微网格长—楼栋长”三支网格力量和八支下沉力量,作为微网格的工作团队。在园区,总网格长由县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担任,确定企业联络员355名,明确园区网格人员主要承担政策法规宣传、为企服务管理、社情民意联络、文明企业创建、信息采集维护、矛盾排查化解、安全环保巡查、其他交办任务等“八项职责”。
构建闭环处置机制,确保网内问题有人解。在农村,建立“组网格员发现上报→村级分析处置→乡级兜底保障”的“三步闭环”工作流程,组网格员加强网格内日常巡查,第一时间收集群众诉求,排查解决矛盾隐患,处理网格区内可以代办、自办自结事项;组网格员处理不了的事件,上报村级网格,村里通过联席会、调解室等方式协调处理;村级处理不了的事件,上报乡镇兜底保障,乡镇统筹协调派出所、司法所等力量,对重点人员和重点案件及时会商解决。在社区,要求楼栋(街巷)长网格内日常巡查,发现问题报微网格长;对一般问题,由微网格长现场解决或协同“八支下沉力量”共同及时解决;解决不了的,上报社区网格指导员,由社区、小区、共建单位协商解决;社区解决不了的,报镇网格化服务中心协调解决。在园区,企业联系员加强企业内的日常巡查,第一时间收集员工诉求,排查解决矛盾隐患,处理可以自办自结的事项;网格内处理不了的事件,上报总网格长,统筹协调园区派出所、司法所等力量,对重点人员和重点事项及时与县直相关职能部门会商解决。今年来,全县干部累计走访群众13.28万户,为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1.6万个,办实事6000多件;开展“新安夜话”52场次,解决168个企业涉及融资、用地、用工等问题213个。
强化正向激励措施,确保网格队伍有动力。落实党建述职措施。坚持将“党建+基层微网格”工作作为党员干部“四下基层”的重要抓手和生动实践,纳入基层党建、平安创建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重要内容。落实评选激励措施。定期开展网格指导员、网格员、楼栋长、企业联络员等评选活动,选树典型示范引领,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。落实晋升激励措施。对工作表现突出、特别优秀的微网格长(专职网格员),作为社区工作者、社区“两委”干部后备人选和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