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党建网站联盟>>中央党员教育系列平台>>
当前位置: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> 安徽省 > 黄山市 > 歙县
歙县(拥有乡级网站28个)

歙县深渡镇昌中村:贴心服务 助力产业振兴再出发
(歙县深渡镇昌中村驻村工作队)

发布日期:2023-01-12 11:14信息来源:歙县县委组织部 作者:歙县县委组织部 阅读次数:716 字体:【   收藏

昌中村,歙县深渡镇东北角沟谷腹地,行政村下辖5个村民组,534户1426人。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是茶叶、玉米、大豆种植,村中常住人口仅300人左右,年轻壮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谋生。受多方因素影响,昌中村经济发展相对薄弱,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村。近年来,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下,在选派干部的接续努力下,昌中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发展变化。

茶叶是歙县的主导产业,全县各地均有生产,对于昌中村而言,茶叶体量不大,质量不优,劳动力不足,茶产业难以做强做大。第八批驻村工作队到村之后,在深入了解村级情况的基础上,与村“两委”立即统一思想,迅速梳理现有闲置资源,多管齐下对外招商,2021年7月中旬成功引进徽一方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入驻种植花菇。经过近1年的努力,闲置的流转土地、生产车间、电商办公室等资源不仅重新用了起来,更扩大了规模,初步形成了集花菇种植、加工、仓储、电商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。昌中村的菌菇产业得以转型升级,产业振兴再次出发!

现场解顾虑,“贴心台账”得信任

企业入驻之初,因原先搭建的简易大棚不能满足花菇种植需求,驻村工作队迅速组织脱贫劳动力,配合公司对简易大棚进行了拆改建,做成连栋大棚。在拆建过程中,流转土地的农户对破除田埂、平整土地的做法有顾虑,担心租约到期后,因为界限不明,与其他农户产生纠纷。工作队主动作为,带领村干部第一时间深入田间,组织相关农户现场解忧排疑,并建立专项工作台账,通过拍照留痕、打暗桩标记等方式,以真正行动取得农户的信任。连栋大棚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移交公司运营使用。

提前定方向,“贴心培育”明政策

公司入驻发展,未来如何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,工作队提前思考谋划,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及到相关部门沟通协调,了解到未来的产业扶持资金将不再撒胡椒面,更倾向于向优质的龙头企业、示范家庭农场倾斜等政策。引导协助徽一方农业发展公司注册商标、申报家庭农场,为后续争取项目支持做好准备。目前徽一方家庭农场因为注册没有满1年不符合申报条件,预备到2023年申报县级示范。

走访获项目,“贴心服务”助提升

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走上正轨后,工作队与业主仍保持常态化联系帮扶,了解所需所盼。在走访交流的过程中,了解业主有扩大种植规模的需求,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沟通,调整村级项目库。在企业入驻发展不到半年的时间内,争取到了2022年第一批的中央衔接资金88万元,用于大棚的扩建。同时又针对花菇产量扩大后,配套的菌种培养设备不够、冷库仓储设施不全等情况,编报了生产车间标准化建设的项目,争取到了下半年的乡村振兴产业资金15万元,并且邀请市场监管局的业务骨干参与项目设计,按照满足申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的硬件条件,一步到位,避免后期二次建设,建成之后,在昌中村内就能完成花菇菌种的培育,产业链进一步完善。

销售强渠道,“贴心帮扶”解难题

2022年“两节”期间,因疫情防控政策收紧影响到物流运输,业主原来的销售渠道变得不畅,面临滞销的风险,工作队掌握这一情况后,立刻与披云山庄、歙县饭店、机关食堂等本地餐饮企业、机构联系,帮助销售鲜菇。及时抓住“两节”期间企业给员工发放福利的契机,又通过开发区管委会联系到相关企业采购干菇,同时依托部分线上直播平台和线下的单位小超市进行销售,据统计,帮助业主销售干鲜花菇1000余斤,价值5万余元,帮助企业平稳渡过难关。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,将昌中花菇推向各大媒体,打造昌中有机花菇品牌效应。

同时,针对企业二期发展资金需求情况,对接人社部门,帮助申报居家就业帮扶基地,牵线与5户脱贫户签订固定务工协议,降低企业用工成本;争取创业贷30万元,评定3A级信用户,评定信用经营主体,降低企业贷款成本;对接农业农村局了解即将出台的食用菌种植扶持政策,做好申报准备,降低企业生产成本。

目前,昌中村的菌菇产业不断发展壮大,到10月份大棚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后,花菇种植面积将达到5000平方米,菌棒8万棒,产量超16万斤,产值近百万,直接为村集体带来收益超10万元。工作队还将借鉴“村党组织+公司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摸排村里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农户,利用好党建引领信用村信用户授信贷款,通过先自建大棚,再与徽一方公司签订生产合作的方式,拓宽增收渠道,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村产业发展的红利,真正让产业兴旺带动村民致富。

经验启示:

帮助剩余劳动力就业是暖民心的基础。工作队通过公示公告方式发布用工需求,协助企业建立预用工台账,结合企业实际用工需要,合理安排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,辐射带动村民增收,这一“暖民心”之举,彻底打开了选派工作的新局面。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是得民心的关键。工作队统筹谋划、接续项目,稳固推进一期菌菇大棚发展的同时,有序推进二期大棚建设项目,并完善配套厂房建设,截至目前已实现了近3倍的收入增幅,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带领村民干事创业更主动、更积极、更有激情。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是强民心的根本。工作队围绕昌中村菌菇产业发展,从一期到二期,突破原有模式,积极探索农业纵深发展,在昌中产业如何做出特色的疑惑中不断前进,向全面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产业振兴迈出坚实的一步,激发了齐心抓发展的内生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