歙县:信用绿色产业促增收助振兴
歙县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行动,打造信用绿色产业示范村镇(基地),发挥农业多种功能作用,推动党建引领、信用建设与产业发展互融共进,赋能全面乡村振兴。
问撂荒地要收益
许村镇塔山村在面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,弃耕撂荒地近152余亩的村情下,围绕“党建引领+村股份合作+抛荒地村民入股+订单农业”形式盘活撂荒土地,在全县开展第一家村党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—歙县塔山村山里屯种植专业合作社,通过与本村AAA级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—歙县兆丰家庭农场合作,组建了山里屯种植专业合作社,吸纳32户村民59亩抛荒地入股,形成水稻等标准化、规模化种植管理,并制定集体、合作社、农户3+N的股份设置,固定分红(每亩固定收益200元)加效益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,使村集体、村民、农业主体三方收益,村集体年收入增收6.5万元,走出了一条向撂荒地要收益的路子。
向产业项目要增收
歙县首批“1+15”县级创建示范村镇,围绕歙茶滴水香、石门泉水鱼、绍村猕猴桃、金川山核桃等多类别,创建卖花渔村落景区、建设王村电商产业园、郑村农业产业示范园建等多维度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,已实施相关产业发展项目44个,落实项目资金4435.5万元。深渡镇大茂社区流转茶园、桂林镇复垦土地、许村镇塔山村种植水稻、上丰乡上丰村出租厂房直接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新增长近17万元。郑村镇棠樾村争取上级资金290万元兴建1000平方山芋粉加工厂,成功与黄山棠樾南雨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约租赁协议,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5万元。3A级信用村昌溪乡万二村,举办了全国首场闲置农房经营使用权竞拍直播云看样活动,首批3栋闲置农房经营使用权在阿里拍卖平台成功竞拍,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18.2万元。
凭信用评级要资金
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信375万元,主要投资在闲置农房盘活利用、养殖业、电商业等具体领域。县域内各大金融机构为信用户、种养大户等量身定制信贷产品72种,累计评定A级以上经营主体640家。徽城镇贡笋山庄被评为AAA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后,充分利用授信300万资金,扩大服务范围,推出旅游、康养、研学等特色服务,通过旅游业带动产品售卖,提升山庄的附加值。同时探索出“党建引领、公司运作、合作社执行、农户分红”的模式,采取“直销+电商+餐饮”合作等方式,拓宽销售渠道,成功入驻黄山市“田园徽州”公共品牌专柜。贡笋山庄全年收购问政村冬笋3.5万多斤、春笋18万多斤,笋干8千多斤,带动信用户户均增1.5万元 。
下一步,歙县将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全产业链发展,围绕做强歙茶等主导产业、培优“三潭枇杷”等果蔬产业,做精“黄山贡菊”等农林特产,做深农产品加工业,做亮数字乡村产业,做大“品味歙县,自在徽州”农旅乡愁产业,努力打造乡村振兴“新安山居图”新典范。